运费贵?你看到的是数字,我看到的是一堆人间惨剧
为什么客户总觉得运费贵?
这两天跟一个老客户聊天,他叹了口气:“现在运费忽上忽下,跌了还能接受,涨了真是要命,解释半天客户还是觉得贵。”
听着耳熟吧?这话我一年能听几十回。说实话,这不是某个客户的“特殊毛病”,这是整个行业的通病。
客户眼里,运费就是个数字。几百美金、几千美金,很直观,一眼就能看到“贵”。可他们没看到的是背后那一堆“暗伤”:油价像过山车一样蹦跶,港口说堵就堵,舱位说紧就紧,人工费年年往上窜……这些东西全都叠到一起,最后才变成那张冷冰冰的报价单。
客户嘴里说的“贵”,其实不是针对我们,而是对现实的“破口大骂”。毕竟他们也要面对下游客户的压价,利润一刀一刀被削,哪有不心疼的?
急着解释,不如先“听他们骂”
客户说贵的时候,千万别立刻急着解释“这是油价、这是舱位、这是港口、这是人力成本……” 解释越多,客户越烦。
先让他们把气撒出来,等情绪平复了,再摊开讲背后的逻辑。这样至少能让客户觉得:好歹你是站在他这一边的,不是单纯“护价”的。
专业,不是报个数字,而是给方案
有些同行做得特别漂亮。报价的时候,他们不是甩一个冷冰冰的数字,而是把这条航线上所有船东的价格一列:哪家限重,哪家保舱,哪家要中转,再结合客户需求,给出一个“量身定制的方案”。
客户看到的就不只是价格,而是一份“专业”。这时候,50美金的差价已经不是焦点,因为客户会明白:你不是在和我讨价还价,而是在替我思考。
长期合作靠的不是“便宜”,而是“安心”
你说市场上,哪条航线都能找到比你更便宜的。但客户为什么还是留着你?因为你能让他安心。
久而久之,客户会明白:选你,不是因为你永远最便宜,而是因为你能把他的焦虑搬走。
货代的真相
货代干的不是搬箱子,而是搬情绪。货物从A运到B,是物流;但客户的抱怨、焦虑、不安,能不能被你顺带打包清走,那才是真本事。
客户觉得贵很正常。但能让客户觉得“虽然贵,但值”,这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