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下的深圳港:从区域合作到国际物流中心的跃升
深圳港再传捷报:继2022年后,全港集装箱吞吐量再次突破3000万标箱,同比增长13.7%。这一成就背后,是深圳港精准把握全球经贸复苏机遇,不断优化货物结构,实现“量质齐飞”的生动实践。
外贸内贸双轮驱动:夯实发展基石
作为外贸大港,深圳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与国际贸易形势息息相关。从今年二季度开始,欧美国家进入补库存阶段,外贸订单激增。1-10月,深圳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2557万标箱,增长13%,新增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17条,总数达到265条,全面覆盖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等主要贸易区域。
“新三样”出口表现尤为亮眼。依托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深圳港1-10月“新三样”出口货量同比增长52.7%,新增6条跨境电商海运快线,常态化运营30条,为企业出海打造更高效的通道。同时,内贸业务发力提升,1-10月内贸箱占总箱量比例达7.6%,创近5年新高,大铲湾港区内贸吞吐量更是同比增长41.5%,成为全港内贸增长的重要引擎。
内陆港+组合港:拓宽物流新通道
深圳港不断深化内陆港布局,开创“港口直达企业家门口”的物流模式。今年新增挂牌4个内陆港,累计达到19个,并开通33条海铁联运线路,覆盖大湾区、西南及华中地区。以重庆团结村站为例,首趟“渝深港图定班列”实现成渝货物2天抵达盐田、3天到达香港,为成渝地区外贸企业提供了绿色、低碳、高效的出海通道。
“大湾区组合港”模式也在稳步推进。通过深圳枢纽港与珠江流域支线港的联动,外贸集装箱的通关查验和报关手续可在企业所在地完成,实现港口间高效联运。截至10月,深圳港新增6条组合港航线,总数达到43条,覆盖广东省内11个城市,为粤港澳大湾区物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基础设施升级:打造智慧绿色港口
在提升港口硬实力方面,深圳港加速推进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盐田港区东作业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已完成首批5台全球最大自动化双小车岸桥的安装,标志着智能化码头建设迈出重要一步。未来,这里将新增3个20万吨级自动化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300万标箱,并同步建设5G基础设施和云服务数据中心,为区域乃至全国的物流需求提供高效支持。
深圳港积极布局全国LNG接卸及储备基地,着力打造亚洲LNG加注中心,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全球物流生态:共创开放未来
从外贸拓展到内贸补强,从“内陆港+组合港”模式创新到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深圳港以开放、创新、绿色为核心理念,正在构建全球物流新生态。通过与国内外港口的深化合作,深圳港致力于打造规范化、数字化、绿色化的港航供应链体系,为全球物流中心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深圳港无疑是链接世界的重要节点。这座全球重要的国际枢纽港将继续乘风破浪,迎接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
免责声明:特邮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到您,请联系本网站进行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