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新引擎
在2024年这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时刻,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再次以卓越的表现,向全球展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强大推动力和无限潜力。根据最新数据显示,该基地的中欧(亚)班列运量创下历史新高,不仅体现了中哈两国在经贸合作方面的深厚友谊,也为中国与中亚、欧洲等地区的互联互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个落地的实体项目,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自2014年建成并投入运营以来,便肩负着促进中国与中亚、欧洲贸易往来的重要使命。十年来,基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形成了以汽车配件、书籍、家用电器、铁合金等为代表的20多种特色货物专列,完成了令人瞩目的转型与突破。
2024年,基地的中欧(亚)班列运量再度刷新历史记录。这背后,是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充分发挥陆海联运通道优势的努力。基地不断加大中欧班列和中亚班列的规模、频次和服务质量,逐步实现了“去二回一”的均衡发展。通过持续优化班列运作,基地成功打破了过去回程班列运力偏少的局面,为双向贸易的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开展“门到门”,推动过境班列的稳定开行。以“韩国-连云港-阿拉木图”点对点过境班列为例,基地在稳定开行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揽货比例。在东行回程的货物开发上,基地不断拓展新货种,新增了哈萨克斯坦的大麦、麦麸颗粒、小麦粉等进口货物,进一步优化了物流结构,推动了连云港口岸东行过境运输总量的稳步增长。
在创新运输模式方面,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也不断推出新的举措。通过“连申快航+中欧班列”以及与省内其他城市的接续班列的合作,基地吸引了包括韩国铁道公社在内的国际合作伙伴参与多式联运,进一步提升了货物中转效率,缩短了中转时间,降低了物流成本。这样的创新模式不仅为班列的运行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也提升了整个国际物流网络的运作效率。
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的成绩,不仅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亚、欧洲等地区经贸合作深化的缩影,也是推动全球贸易格局变革的重要力量。随着中欧班列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商品将走向世界,同时,更多的国外优质商品也将进入中国市场。这不仅将促进各国经济的共同繁荣,也将为推动全球互联互通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重要贡献。
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将继续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其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班列运量的不断增长,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将为中哈及其他相关国家的各个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将在国际合作和互利共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中合作共赢的典范,为世界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
免责声明:特邮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到您,请联系本网站进行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