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的反倾销江湖:哪些商品成了“刀下之鬼”?
在国际贸易的江湖中,反倾销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既是保护本国产业的盾牌,也是对外来商品的利刃。印度尼西亚,这位东南亚的贸易大咔,也挥舞着这把利刃,对一些商品祭出了反倾销的大招。
瓷砖:来自中国的“地板侠”
2024年10月14日,印尼财政部发布了第70号条例,对原产于中国的瓷砖(印尼语:Ubin Keramik)征收每平方米13,446至94,544印尼盾的反倾销税。这一招数,直接瞄准了中国的瓷砖出口商,税率之高,令人咋舌。涉案产品涵盖多个印尼税号,包括6907.21.24、6907.21.91等。这一举措,无疑是对中国瓷砖在印尼市场上的一次“迎头痛击”。
H型钢和I型钢:钢铁侠也难逃此劫
早在2009年,印尼就对原产于中国的H型钢和I型钢发起了反倾销调查。经过多次日落复审,2024年10月18日,印尼再次决定对这些钢铁产品征收11.93%的反倾销税,期限为五年。中国的钢铁侠们在印尼市场上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涉案产品主要为高度不小于80毫米的非合金H型钢和I型钢,涉及税号7216.32.10。
不锈钢产品:欧盟的“反击”
不仅仅是印尼,欧盟也对来自中国和印尼的不锈钢产品挥出了反倾销之剑。2020年,欧盟对从中国、印尼和中国台湾进口的某些不锈钢产品征收了反倾销税。印尼的青山控股集团旗下的两家子公司生产的热轧不锈钢板和卷材被征收了17%的反倾销税。这一举措,显示了欧盟对低价不锈钢产品涌入的强硬态度。
邻苯二甲酸酐:化工领域的“隐形炸弹”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反倾销税征收商品表,印度尼西亚的邻苯二甲酸酐也在名单之中。印度尼西亚日本触媒公司被征收3%的反倾销税,其他印尼公司则被征收24%的税率。这一高税率,犹如在化工领域投下了一颗“隐形炸弹”,对相关企业影响深远。
床垫:美国市场的“软肋”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床垫市场也不平静。美国对包括印度尼西亚在内的12个国家的床垫产品征收了最高达744.81%的反倾销税。这一超高税率,直接击中了这些国家床垫出口的“软肋”,使其在美国市场上举步维艰。
反倾销的“江湖规矩”
在国际贸易的江湖中,反倾销措施就像是一道道“门派规矩”,规范着各国之间的贸易行为。对于企业而言,了解并遵守这些规矩,才能在全球市场的“武林大会”上立于不败之地。而对于各国政府,如何平衡保护本国产业与促进自由贸易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道需要深思的“武功秘籍”。
免责声明:特邮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到您,请联系本网站进行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