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条措施”优化海关服务,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中国外贸保持了质量提升与数量稳定并行的良好发展态势。为进一步推动外贸稳定增长,国务院在11月8日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为确保政策落实,海关总署迅速推出了《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促进企业通关便利十六条措施》,针对外贸企业的实际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帮扶举措。这些措施可以总结为“四个聚焦”,全面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
聚焦培育外贸新动能拓增量
为了挖掘外贸增量、扩大外贸总规模,政策支持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的发展。扩大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和跨关区退货试点范围,推广税款担保电子化等新模式。同时大力推动“保税+”新业态的发展,如保税维修、保税再制造和保税供油业务的拓展。这些创新举措为外贸注入新动力,助力企业开拓更多国际市场。
聚焦外贸优进优出稳存量
在稳住外贸存量的同时,政策强调进口和出口两端的优化。在进口方面,深化能源资源商品检验改革,扩大民生产品的准入范围,以确保供应链稳定。在出口方面,通过便利化措施助力汽车、地方特色农产品等重点商品扩大出口,同时加强国际磋商,为企业提供更多出口支持。这些措施旨在稳住外贸基本盘,保障外贸核心商品的全球竞争力。
聚焦企业降本提效激活力
降低企业成本、提升效率是本次政策的核心目标之一。海关通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强化AEO企业便利化服务、优化展会监管模式等举措,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此外,建设中国海关优惠原产地服务平台,帮助企业更好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贸协定,为企业稳订单、拓市场提供重要支持。
聚焦跨境贸易便利提效能
为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海关进一步优化通关流程和跨境物流效率。推进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应用、优化“组合港”业务模式、扩大“离港确认”适用范围等。在查检环节,深化“远程属地查检”模式改革,持续提升监管效能。智慧口岸建设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推广,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跨境贸易服务。
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优化了口岸营商环境,也为外贸企业注入了强劲动力。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中国外贸将在稳中求进中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助力全球贸易格局优化与升级。
免责声明:特邮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到您,请联系本网站进行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