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推动国际物流创新,打造多元化“第四物流通道”
2024年12月9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口岸管理局传来喜讯,2024年1—11月,郑州航空港的国际公路运输呈现出令人振奋的增长态势。数据显示,国际公路运输发车次数达到492辆,货运量5872.4吨,货值7.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2.4倍、1.8倍和4.2倍,其中TIR运输(国际货车运输)单项就增长了2倍,达到298辆次。
作为继空运、海运、铁运之后的新兴国际运输方式,“卡航”被誉为“第四物流通道”。郑州航空港正在快速发展这一产业,吸引了包括华为、宇通、中国重汽等在内的1000余家进出口企业的参与。郑州已开通了直达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老挝、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7个国家的16条运输线路,打通了亚洲、欧洲及中亚的物流大动脉,为跨境电商和国际贸易提供了便捷、安全的物流解决方案。
郑州航空港的国际公路运输产业,尤其是在TIR运输领域的成就也不容小觑。河南集结中心已创下全国首票TIR大件货物运输、全国首票TIR运输鲜切花等多项突破,助力河南初步形成了“北上、南下、西进”的国际公路运输网络。
除了国际公路运输外,郑州航空港的多元化交通网络也在加速建设。今年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创下历史新高,突破了70.7万吨,排名全国第六、全球前40强,极大地提升了郑州在全球航空货运枢纽中的地位。郑州国际陆港的铁路专线也于今年6月正式通车,并于12月迎来首班回程中欧班列,进一步巩固了郑州在中欧陆路运输的枢纽地位。
郑州还大力推进高铁运输发展,郑渝高铁货运每日双向开行,极大提升了生鲜食品和生物医药等次日达快递产品的运输效率。郑州国际陆港规划中预留的水港协作区,预计将建设国际化的内河航运中心——郑州港,进一步拓展物流网络,增强河南在全球物流体系中的竞争力。
郑州航空港正紧密围绕大通道、大口岸、大物流、大产业的战略布局,以现代化、智慧化、快捷化、立体化的交通枢纽体系为目标,全面推动全省枢纽经济的发展。随着这些多元化运输通道的不断完善,郑州正在为河南省的对外开放、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的形成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免责声明:特邮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到您,请联系本网站进行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