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口运价指数微升,次要航线呈现上涨趋势
2025年12月6日,上海出口运价指数(SCFI)最新一期微升1.01%,至2256.46点,延续了连续两周的上涨势头。尽管欧洲航线、美西线、美东线等主要航线出现了小幅下跌,跌幅均不超过100美元,但波斯湾(迪拜)和南美(桑托斯)等次要航线却呈现上涨趋势,涨幅分别达到112美元和365美元。
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物流市场格局
业内人士表示,特朗普即将实施的新关税政策正在促使部分货主调整运输计划,以规避潜在的关税风险。部分货主选择在1月初将货物运至墨西哥,然后通过陆路运输进入美国。墨西哥逐渐成为美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且该国的航运需求稳定,进一步推高了从亚洲到南美西岸的航运运价。特别是台湾三大货柜公司(长荣、万海、阳明)在远东至南美西岸的航线中,均有所经营,且墨西哥的进口需求不断增长,运价稳中有升。
美线市场受两大因素影响
美西、美东航线的运价下跌,则受到两大主要因素的影响。船公司预期关税效应将导致提前出货潮,因此在淡季未采取大规模空班计划,导致供给相对充裕;美西和美东的运价虽然有所下滑,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船公司在保持盈利的情况下,依旧保持一定运力供应。随着明年1月15日美东码头劳资谈判进入僵局,若出现二次罢工的风险,部分货主可能会选择将货物转移至美西航线。
欧美航线运价的上涨前景
尽管部分航线运价有所上涨,但业界普遍认为,欧美航线能否持续上涨仍存在不小的变数。随着2025年春节的临近,运力供给趋紧,市场对欧美航线的运价上调充满期待。然而,船公司可能会采用较低价格进行抢货,以确保春节期间的航班囤货。随着明年2月海运联盟的重新洗牌,马士基与赫伯罗特组成的新“双子星联盟”已在12月初开始接受预定舱位。船公司之间的抢舱大战预计将对运价产生较大影响。虽然运价上涨的呼声高涨,但船公司之间可能会根据市场变化随时调整涨幅。
市场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虽然运价指数有小幅上扬,但全球贸易和航运市场仍面临不确定性。特朗普新关税政策、航运联盟洗牌、劳资谈判僵局以及春节前后的市场波动,均将影响全球航运市场的运价走势。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船公司如何在保证盈利的同时应对不稳定的市场环境,将成为未来几个月内值得关注的重点。
随着物流链条逐步向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地转移,全球航运市场的格局可能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货主和船公司需要灵活应对,做好风险预判,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市场波动。
免责声明:特邮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到您,请联系本网站进行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