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西安)的“数字化变革”让全球货运更便捷
中欧班列的货运能力近年来不断增强,逐渐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国际快递”。从汽车、机械设备到家具、电子产品,再到服装鞋帽,这条安全畅通的亚欧物流大通道,不仅连接了多个国家,还通过持续创新推动了跨境物流的便捷化。2024年西安的中欧班列更是超越4900列的开行量,成为全国物流枢纽的关键节点。
在西安浐灞国际港,记者见证了这一切的背后。北京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的铁路货运操作员李洁正坐在电脑前,操作中欧班列的线上平台,为客户预定舱位。李洁告诉记者:“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实时查看班列的出发地、目的地、发车日期以及舱位预订情况,客户只需在平台上选择合适的班列,点击下单,就可以顺利发货。”
这个名为“长安号”的综合服务平台,已成为中欧班列(西安)客户的数字化工具。类似于国内的“12306”平台,它提供了在线订舱、发运、支付、结算等多项服务,客户可以随时查询舱位信息,选择合适的发货日期,甚至在家就能轻松下单。平台的推出,简化了原本繁琐的操作流程,为客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自该平台运营以来,它已辐射至欧洲、中亚、俄罗斯等45个国家,累计运输量突破160万标箱,注册客户超2000家。该平台还与国外机构展开合作,实现了信息共享,客户可通过货物跟踪号码实时查看运输进度。这些数字化创新,让中欧班列的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长安号”平台还提供了如在线报关、融资等一站式增值。繁琐的报关手续往往需要数天时间,现在通过智能报关,时间大幅缩短,客户仅需半个小时即可完成。更为贴心的是,平台还联合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了139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助力中欧班列用户解决资金周转问题,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出海”的底气与动力。
在过去的2024年末,西安至塔什干的首趟2025年新年班列已顺利启程,装载着白色家电、纺织品和化工品等货物。这趟班列行驶4667公里,历时约5天,通过智能化的数据联通和高效的集装箱循环运输,不仅提升了运输效率,还降低了综合成本。
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小军表示:“通过与海关、铁路等部门的协作,班列的运营效率提高了30%,而综合运输成本下降了15%。更多中国优质产品正以更高效、更便捷的方式走向国际市场。”
随着中欧班列(西安)平台的持续发展,全球国际物流的通道变得更加智能化,跨境运输也变得越来越便利。中欧班列将继续通过技术创新和数字化手段,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低成本的国际物流服务,推动全球供应链的加速发展。
免责声明:特邮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到您,请联系本网站进行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