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代真相:你以为你控货,其实货控了你
【国际货代人的真相:你以为你控场,其实你是货控了你】
有句老话说得好:
你以为你扛着客户的货,其实客户正一根小拇指牵着你的灵魂。
做国际货代,最容易掉进的坑,不是拼低价,也不是抢舱位,而是——
你以为自己手握渠道、航司资源、报关行朋友圈、老客户名单,结果不过是资源握住了你。
客户一个“不急,等我消息”,你就原地沦为F5键重度患者:
查货代群,有没有空运爆仓?
刷WhatsApp,客户是不是已经被别人抢了?
刷邮件,是不是发票漏写了?
刷朋友圈,发不发舱位广告?怕显得low;不发,又怕客户忘了你还活着。
你以为你在控货控柜控航司,结果是客户一句“maybe later”,就把你心态控了。
德国客户发来一封邮件:
Hi Jack, sorry for the delay. We’re checking quotes from other forwarders.
(抱歉回晚了,我们在对比其他货代的报价。)
这时候,你是哪种状态?明明他在货比三家,磨刀霍霍,你自己却开始自我SM:
是不是我海运附加费高了?
是不是我转运周期写得太实?
是不是我没给他加点甜头?连喝杯奶茶都心虚:怕奶盖厚了,暴露自己太闲。
拥有客户≠有安全感,被动等待=自我PUA。
客户一句“别家给了更便宜的”,你马上“manager check三连”:
Let me confirm with my team, I’ll get back to you in a few hours.
(我和团队确认一下,几个小时内回复您。)
表面职业,实际上局势已崩。你以为你在“服务”,其实你在“讨好”。你的节奏,被对方用一条询价消息打碎了。
真正破局的方法是什么?
从“我能给你多少便宜”,变成——“为什么你必须选我?”
我们试过这样回击:
Price matters, we understand. May I know if you value more the transit time, route stability, or end-to-end visibility?
(价格当然重要,但能问一下,您更在乎哪块?运输时效?航线稳定?还是全程可视?)
客户愣了一下,回:
Stability is our top concern, last time the cheaper option delayed two weeks.
(航线稳定性最重要,上次贪便宜晚了两周。)
看到了吗?价格不是杀手锏,真正的杀手锏是:你能引导客户把需求说清楚。
做国际货代,记住这几条:
✅ 你可以拥有客户,但不能被客户拥有。
✅ 真正的自由,是你有胆子对“亏钱单”说No。
✅ 真正的价值,是让客户因为怕失去你而主动黏上来。
不要再做24小时standby的“情绪货代”了。
建立自己的系统,让客户自己来求你——而不是你每天比飞机起飞还早起,比夜航航班还晚睡,捧着手机苦等一句回信。
下一次遇到那种“价压三连问”的客户,微笑着回:
I'd love to work with you, but it has to make sense for both sides.
(很想合作,但必须对双方都有意义。)
国际货代不是小弟,是供应链的缝合怪。
能掌控节奏的人,才能真正掌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