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福音:中国外运国际集拼网络,快速打通全球市场
中国外运在珠三角地区持续创新物流服务,为外贸客户带来了更高效、更灵活的解决方案。近日,在江门高新港码头,一批大湾区生产的电器完成通关手续,便通过“组合港”模式被驳运至深圳西部码头,装上国际集装箱船,顺利启航,前往东南亚。中国外运通过“组合港”、国际集拼、水公铁多式联运等模式,不断打造定制化的物流服务,为企业提供省时、省力、省成本的出口方案,有效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组合港”模式是中国外运与华南枢纽港联合开发的创新物流方案,通过数据互联互通,建立了港口间的高效通道,使珠三角内河码头与枢纽港实现“一站式”通关。外贸企业可通过“组合港”模式快速办理多港口申报、查验等手续,省去反复往返操作,物流效率显著提升。在这种模式下,货物的通关时长从传统的5至7天缩短至2天以内,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
中国外运的国际集拼业务则为小微型企业提供了灵活的出口方式。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公共国际拼箱平台,中国外运在华南及周边设立了超过30个卫星仓,并与深圳、广州、香港等地的中心仓紧密协作,形成了一张快速响应的物流网络。这样的集拼模式降低了物流成本,并简化了中小微企业的出口流程,使更多企业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实现“抱团出海”。
在水公铁多式联运方面,中国外运更是进一步推动了一站式定制化铁路物流服务,包括定制专列、拼箱运输等,有效提高了货物周转率。通过这样的多元模式,中国外运不仅助力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还进一步推动了珠三角乃至大湾区的物流效率与竞争力提升,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特邮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到您,请联系本网站进行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