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四枢纽一基地”:打造中国首个内陆综合物流枢纽城市
西安市在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自2018年起,西安不断抢抓政策机遇,积极推动“4枢纽+1基地”的建设布局,成为全国首个不靠海不沿江的综合性物流枢纽城市。通过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四大国家物流枢纽以及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成功入选,西安构建了从铁路、航空到冷链的多元物流网络。
各类枢纽的布局各有特色。位于浐灞国际港的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致力于打造“一带一路”内陆国际物流中心,为中欧班列和城际配送提供重要节点支持;空港型枢纽则选址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旨在发展“一带一路”航空物流,服务国家“双循环”战略,并成为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的关键基地。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位于高新区和经开区,为“一带一路”硬科技产业供应链提供支撑;商贸服务型枢纽则分布在临潼区、灞桥区等地,面向中亚、南亚和西亚市场的国际商贸物流。冷链物流基地的设立填补了西北冷链物流的空白,为区域应急物资的冷链运输提供保障。
今年以来,西安加快推进包括“一带一路”公铁联运中心、机场货运扩建区在内的重点项目建设。截至10月底,1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0亿元,达到年内计划的72.2%,显示出西安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强劲推进力。今年前三季度,西安“四枢纽一基地”物流体系实现货物吞吐量1.21亿吨,物流业务总收入1359.52亿元,聚集了超2.5万家制造、商贸和物流企业。
西安市将继续从降本增效、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枢纽运行水平和深化“枢纽+产业”融合四个方面入手,推动物流产业高效发展,进一步提升西安作为国际物流枢纽的地位,为区域经济注入更多活力。
免责声明:特邮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到您,请联系本网站进行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