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加速发展的三大动力:数字技术、产业链与物流网络
随着我国跨境电商的快速崛起,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到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超出同期外贸整体增速6.2个百分点。背后的关键动力来自于数字技术的赋能、产业链的支撑和物流网络的保障,推动我国跨境电商在全球市场上持续跑出加速度。
动力一:数字技术赋能,实现“一键卖全球”
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一键卖全球”成为现实。位于广东横琴的跨境电商选品中心,通过人工智能(AI)、区块链等技术为企业提供全链路支持,极大地提升了国内产品在海外市场的渗透力。广州数说故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徐亚波表示,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有效缩短了供需匹配时间,降低了运营成本。
拼多多旗下的TEMU跨境电商平台,在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扩展产能的同时,借助信息技术精准匹配海外需求,为纺织服装行业打造了**“小单快反”模式**的典型应用。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也为内陆企业通过跨境渠道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重要路径,如四川丝路易购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其云港物贸通平台,帮助中西部企业实现了国际市场布局。
动力二:完整产业链支撑,助推跨境电商发展
中国强大的制造业产业链为跨境电商提供了稳固基础。广东中山市东凤镇的小家电产业链是典型案例,通过跨境电商拓展全球市场,企业实现了营业收入的高速增长。东凤镇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会长邓宇华表示,跨境电商与产业带的深度融合,成为企业实现国际化的重要引擎。
浙江和广东等制造业聚集地区,在“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的带动下,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四川等地也在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带,发展跨境电商业务,推动交易规模快速增长。这些地区依托优势产业,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商品和技术支持。
动力三:物流网络保障,打破发展瓶颈
物流体系的完善打破了曾经制约跨境电商发展的瓶颈。在四川天府新区,“陆海云港—云新跨境天府保税仓” 24小时高效运转,保障商品快速送达西部各地。成都市依托空铁综合交通物流体系,吸引了众多商家将畅销产品转移至成都保税仓进行全球分销。
此外,广东建设了近600万平方米的海外仓,支持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布局,加速打造通达全球的物流基础设施。商务部等9部门出台政策意见,进一步强调加强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与此同时,海关部门也在不断优化跨境电商的通关系统,提升通关效率,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
政策与市场双驱动,跨境电商势不可挡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我国跨境电商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数字技术、完整产业链和物流网络的有机结合,构成了跨境电商实现高速增长的三大动力。这些因素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为我国外贸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展望未来,随着更多技术创新和物流体系的完善,我国跨境电商将在全球贸易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推动外贸经济迈上新台阶,为全球市场的深度融合创造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