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卷到底的人在续命,能稳供应链的人在升级
前两天刷行业新闻,突然有点被“当头棒喝”的感觉。
以前我们总安慰自己:再忍忍,这一波乱七八糟过去,供应链就该回到从前那种岁月静好。
结果马士基对欧洲 900 多家公司的调研一出来——80% 的供应链负责人直接给我整无语了:未来两年,干扰不会消失,只会换着花样继续折腾你。
关税?政策?地缘?一个都不会缺席,简直像是供应链版“轮番上阵”。
马士基和宁德时代牵手,把海运、港口、卡车、仓库一起往数字化、智能化、低碳上推进。人家是在用整个产业链升级来应对未来的混沌。
与此同时,澳洲又有货代因为现金流断掉原地出局,几百万美金说没就没。
这时候我突然悟了一个冷冰冰的现实:
卷“最低价”的那群人,在玩命续命;
帮客户穿越不确定性的那群人,在悄悄变强。
对我们这些干国际物流的来说,现在的行业不像下坡路,更像岔路口——方向没选对,跑得再快都是倒车。
要么继续当“人形运价推送器”,客户哪便宜去哪,你本人跟跳蚤市场一样:价格一响,服务白忙。
要么老老实实把自己的能力打磨到让客户没法轻易替代:
① 方案讲人话
不再是单纯甩一个数字,而是把起运、转关、派送、清关的坑提前掰开揉碎讲透。
客户要的不是“便宜”,是“别给我炸雷”。
② 视角升维
不只盯一票货的毛利,而是站到客户供应链的全链路,看风险,看波动,看连续性。
你能帮客户稳住他的客户,他自然稳稳地选你。
③ 把渠道做成壁垒
中国出口、目的国清关、到门,如果你能做到体系化、流程化、可预期,那就是别人抄不走的竞争力。
别人卖的是运价,你卖的是确定性。
世界是越来越卷,但卷到最后拼的不是谁报得低,而是谁能在乱局里,让客户觉得“这人靠谱,我今晚能睡觉”。
这几年行业给我们最大的一课就是:
价格让客户开心三分钟,能力让客户跟你合作三年。
送给自己,也送给同行们:
这个时代不是要跑得最快的人,而是能在风浪里把方向盘握稳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