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智慧物流,其实只是旧套路
货代老板的“贾国龙毒”,很多人都中招了
你以为贾国龙和罗永浩的撕逼只是餐饮圈的八卦?不,这其实就是一堂“老板认知失灵”公开课,货代圈的老板们看到都得颤三下。
贾国龙先是嘴硬不认“预制菜”,后来连招都踩成自杀式,最后的道歉声明看起来像自己给自己颁奖。这种剧情,货代行业里谁没上演过?
很多老板,表面精明干练、拍板果断,其实骨子里都中了“老板综合征”——权力上瘾、吹捧上瘾、信息茧房上瘾。结果呢?企业再大,也像建在流沙上的城堡。
皇帝的新衣式决策:自嗨也能嗨出翔来
贾国龙说:“我们用的不是预制菜,是中央厨房预加工品。”听起来高大上,实际……咱们都懂。
货代老板也是:公司还是靠关系抢舱、靠压价撬单、靠人海战术卖服务,你偏偏在全员会上说:“我们搞的是智慧物流+全链路一体化”。底下员工心里乐开花,外面合作伙伴当面点头背后翻白眼——不是他们不信你,是他们信你信到脑子短路。
症状明显:自己讲的故事,连自己都信了。全员会议成了自嗨大会,数据和PPT比烟花还绚,真相却在底下被默默踩扁。
组织性沉默:谁敢说真话谁就倒霉
贾国龙周围没人敢喊一句:“老大,你就是预制菜,好吧?”结果,等罗永浩一出手,全员才心慌腿软。
货代老板也一样:你喊“全链路数字化!”,下面的人明知道资源不够、能力不到位,也只能硬着头皮冲上去。结果呢?交付草草,客户抱怨,口碑受伤,老板还在问:“创新为什么推不动?”
这就是沉默文化的魔力:附和有奖励,说真话有成本。
过度自信:老经验也是毒药
过去胆大、敢赌、能上天,这些经历一旦被当成永恒真理,就容易认知闭合。
贾国龙信自己几十年经验比罗永浩懂;货代老板信自己摸爬滚打二十年啥风浪没见过。结果,时代变了:
老渠道被数字化平台拆得面目全非;
老客户忠诚度可能早被新玩家切走;
过去的成功经验,变成今天的障碍;
过度自信让老板早早关上学习和反思的大门,陷入“我即真理”的牢笼。
信息茧房:大家都只会点头
老板身边最爱聚三种人:高管点头、合作伙伴有所求、员工只会执行。他们构成信息回音壁,把每一句话吹成金句。
货代老板一样:饭桌上人人夸“眼光独到”,会议上人人说“决策英明”,客户拒绝被解读成“他们不懂模式”。久而久之,真话没人敢说,反向验证被系统屏蔽——你活在自己吹出来的幻境里。
解毒指南:先拆掉自己砌的墙
老板先清醒
承认可能错,承认经验不是通解,承认自己也需要听真话。打破信息茧房
走出办公室,一线听炮火声;建匿名反馈渠道;请外部顾问专挑刺。一个敢当面说“不”的员工,比十个鼓掌的人更值钱。缩小Ego,放大组织韧性
别把自己当救世主。健康企业靠的是团队、系统和文化,不是永远正确的老板。
贾国龙翻车,也该让所有货代老板敲一敲警钟:运价波动、产能过剩、数字化冲击、新模式崛起……再抱着旧地图找新大陆?别做梦了。再守着旧权威带新团队?
撞墙也得早点回头
别学贾国龙撞完南墙才想回头。强悍的老板,不是永远不犯错,而是能提前发现自己错了,并敢拆掉自己砌的墙。
货代老板们,别在自嗨和吹捧里浪费公司,把眼睛睁开,把耳朵撑大,把脚踏实地走到真金白银的成功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