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再创新高:5000万标准箱完成装卸,全球首位稳居15年
2024年12月22日上午,上海港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迎来了历史性时刻——第5000万标准箱(TEU)成功装卸。这一成就不仅创造了全球港口集装箱运输史上的新纪录,更标志着上海港作为全球航运中心的地位再度巩固,预计将在连续第15年保持全球首位。
从外高桥到洋山,从一个不起眼的港口逐步发展成全球航运的重要枢纽,上海港的成长历程堪称传奇。自1978年“平乡城”轮首次启航,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便开始了迅猛增长。仅在短短几十年内,上海港就从1978年只有7951标准箱,到如今的5000万标准箱,书写了集装箱运输史上的辉煌篇章。
上海港的成功,离不开其不断深化的国际化合作与战略布局。通过优化航线布局,提升国际中转效率,上海港在2024年实现了国际中转业务的同比增长超过20%,预计全年中转量将超过700万标准箱。而海关、海事、边检等口岸单位的紧密配合,更为上海港的顺畅运营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在这一年里,上海港不仅是全球航运的“超级枢纽”,更推动了“9610”跨境电商业务等新兴领域的增长,为港口吞吐量的提升注入了新动力。
上海港的集装箱运输服务不断创新与拓展。从海铁联运到沿海捎带、国际集拼等新兴业务的试点推广,都在促进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的同时,提升了其全球竞争力。尤其是海铁联运的常态化和日益增加的运量,使得上海港的辐射能力和腹地市场的连接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
上海港已成为全球最具连通性的港口,拥有近350条国际航线,连接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港口连通度连续13年居全球首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综合实力排名连续5年位居全球前三,而洋山港区的优异表现也使得其连续两年位列全球集装箱港口绩效指数(CPPI)榜首。
这座国际航运枢纽的不断腾飞,正是上海港通过精细化管理、技术创新以及全球合作不断推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的结果。随着“南联北融西拓”战略的落实,上海港的未来充满了更多可能,未来的全球航运版图,必将更加依赖这个耀眼的中国港口。
上海港的成功不仅是港口发展的范例,更是全球航运产业发展的见证。上海港将继续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道路上迈出坚定步伐,创造更加辉煌的历史篇章。
免责声明:特邮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到您,请联系本网站进行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