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加速发展:海关总署简化监管,助力企业拓展全球市场
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出口发展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根据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到1.8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1.5%,这一增速明显高于我国外贸整体增长率,显示出跨境电商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与发展潜力。
海关总署提出了一系列针对跨境电商出口监管的优化措施,旨在进一步推动这一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些优化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取消海外仓备案要求
跨境电商出口的海外仓企业不再需要向海关进行备案,这意味着相关企业可以减少行政程序的繁琐,直接开展业务。企业仅需完成报关单位和跨境电商企业备案,即可开展跨境电商出口业务,无需再执行海关总署2020年第75号公告中的备案要求。这一简化措施无疑将大大提升跨境电商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了他们的运营成本。
2. 简化出口单证申报手续
在出口清单申报时,跨境电商企业和物流企业将不再需要提交收款单的电子信息,仅需通过“单一窗口”或跨境电商通关服务平台传输交易和物流等电子信息。这一措施旨在减少企业的申报负担,优化通关流程,为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3. 扩大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运”试点
海关总署将扩大出口拼箱货物的“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试点,计划在12个直属海关的城市(如上海、杭州、广州等)实施该项政策。这意味着跨境电商出口的散货可以先行进入监管场所接受查验,再根据需要进行拼箱装运,进一步提升了货物流转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4. 推广跨关区退货监管模式
该项措施允许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的退货商品在不同关区之间进行退货操作。试点将在全国多个海关开展,旨在通过更加灵活的退货监管模式,提升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的便捷性,增强消费者的购物信心。
行业前景与市场反应
随着政策支持的不断增强,跨境电商的市场表现也逐渐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据统计,A股市场上,跨境电商相关概念股已有50余只,涉及绿联科技、易点天下、跨境通等企业。近期跨境电商概念股的表现较为亮眼,部分股票涨幅显著,体现了资本市场对这一行业未来发展的看好。
根据机构分析,跨境电商板块以中小市值上市公司为主,市值超过500亿元的公司仅有小商品城一家公司。尽管如此,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和增长前景依然不容忽视。尤其是一些知名企业如安克创新、森马服饰等,其净利润均突破亿元大关,表现不俗。随着全球消费市场的变化,跨境电商将迎来更多新的发展机遇。根据东兴证券的分析,线上消费的转型和国货品牌的出海,将为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带来持续增长的动力。
随着海关总署一系列优化政策的出台,跨境电商行业将迎来更加宽松的监管环境,推动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提升。同时政府对跨境电商的政策扶持,也为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短期来看,政策调整有望激发跨境电商企业的活力,带动市场进一步发展;从中长期来看,随着跨境电商逐步成熟,全球电商市场的规则可能会迎来更多变革,我国的跨境电商企业也将在全球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随着跨境电商相关政策的持续优化,行业前景十分广阔,未来将成为推动我国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免责声明:特邮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到您,请联系本网站进行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