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航线现货运价上涨:背后原因与市场前景分析
今年10月底,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迎来了一波“爆舱”潮,与以往因旺季需求而导致的爆舱有所不同,本轮爆舱是由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记者从多家货代公司负责人和班轮公司舱位销售人员处了解到,几乎所有航线的10月底航次均出现爆舱现象,其中美线方向的爆舱情况预计会持续到11月。欧美航线的现货运价也较月初有所上涨,显示出市场对舱位的需求旺盛。
中信期货研究所的武嘉璐指出,本次爆舱的一大原因是班轮公司近期上调运价,促使大量货主赶在涨价前集中发货。集运市场也正在逐步从淡季过渡到旺季,货运需求随之增加。
在2024年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上,环世物流总裁林杰分析称,当前的出货高峰已不再与传统的圣诞节或春节前的出货节奏相关,而是受到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影响。许多客户为规避大选后可能变化的关税政策,选择提前出货。林杰还提到,近年来中国货主的出货逻辑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单纯满足海外货运需求,逐步转向根据终端销售情况和对海外市场的预判来灵活调整出货节奏。这种趋势体现了供应链的全球化和区域化特征,中国货主逐渐采用“海外仓备货”模式,通过提前备货提升销售效率。
虽然今年运价仍高于去年,但与此前高峰时的上万美元运价相比已有显著回落。货主们的备货策略也逐渐趋于理性,多数选择在运价合理时开始备货。最新的现货运价数据显示,欧线方面,10月底至11月中旬上海至鹿特丹航线的运价多在3168美元/FEU到4861美元/FEU之间,略高于月初的价格;而美线上海至洛杉矶、长滩港的航线报价则在4147美元/FEU至7213美元/FEU之间,相较月初也有所上涨。
当前集运市场的“爆舱”局面主要是由运价上调、全球大选局势不确定性、市场从淡季向旺季过渡等多重因素叠加所致。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国出口企业需及时调整策略,以最佳的成本控制和效率优势应对市场波动。
免责声明:特邮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到您,请联系本网站进行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