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代老板的“三宗罪”:组织债、人才债、管理债
货代老板的焦虑:增长太快了,反而慌了
最近和几位货代老板聊天,场面那叫一个真诚。没人吹牛,没人装懂,大家都在吐槽同一个事——
“我现在焦虑得连夜宵都吃不下。”
不是没业务啊,反而是业务爆炸增长。问题是,公司长太快了,老板自己开始“掉线”了。
有位老板说得特别实在:“我现在最大的焦虑,就是三个不知道——
不知道客户欠我多少钱,
不知道我欠供应商多少钱,
也不知道我到底赚了多少钱。”
财务给不出数据,系统又不给力。公司规模一上来,原来的那一套“老板盯着干”的模式彻底失灵。
一百多号人,各干各的,老板天天像在救火。
这种公司我见多了。
典型的成长型货代企业:有业务、有客户、有增长,就是没系统、没管理、没心情。
我一般建议他们,别急着找咨询公司整花活,先去拜个“师傅”——行业里靠谱的货代老板,活着的那种,不是写PPT的那种。
现在流行的说法叫“CEO教练”。这玩意儿比请管理顾问管用多了。
因为你得先明白:
这不是你业务不行,而是你公司在还债——组织债、人才债、管理债。
组织债可以靠搭班子去补,
人才债得靠看人识人慢慢还,
但最难还的是管理债——那是你自己欠自己的。
你得花时间学怎么带人、怎么搭系统、怎么从“自己干”变成“让别人干”。
这活儿没人能替你做,花钱也不行。
有的老板想走捷径,花大价钱挖人——结果挖来一个“跨界高手”,三个月把公司文化搞得像外企,半年人都跑了。
真别笑,这样的我见太多。
所以我常说一句话:
别指望拿来主义能救命,别让一个不懂你公司气质的人来“改造”你。
你得自己还债,一点一点还。
但别怕,还完之后,你会发现公司顺了,人稳了,心也静了。
这里面有个关键动作:数字化固化。
也就是把公司那些“全靠吼的流程”和“老板脑子里的经验”,都变成系统能跑、数据能看的东西。
组织数字化、业务数字化,这一步走稳了,你才能从“焦虑的老板”变成“有睡眠的老板”。
至于怎么落地?
要找专业干这个。
你焦虑,他懂。要不,咱喝杯茶,聊聊怎么让系统替你熬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