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客户要税单时,双清货代会瞬间失联
DDP vs 双清包税到门:一个“正规留学生”,一个“野路子学徒”
只要干跨境物流,你就逃不掉一个词:DDP。
而最近两年,市场又冒出一个新玩法:双清包税到门。
听起来都能把货送到客户仓库门口,好像差不多?
——错。
这俩看着像亲兄弟,其实一个是“官方正规”,一个是“江湖门派”。
今天我就用人话,把两者扒个底朝天。
一句话告诉你:他们共同点只有一个
无论是 DDP 还是双清包税到门,他们的最终目的都一样:
货在目的国清完关 → 运到客户手里 → 你赚到钱。
就像你去旅游,坐飞机坐高铁坐绿皮火车都能到北京。
区别只是:
飞机=标准流程,高铁=性价比,绿皮火车=上车就不一定下得来。
正规科班生:DDP 到门
DDP 的定义是什么?简单说:
✔ 你负责把货送到客户门口;
✔ 你负责在目的国清关;
✔ 税你也得出;
✔ 全程留痕、合规、能查账;
DDP 是国际贸易组织亲手写进规则里的,
是教科书背后有“户口本”的那种正规选手。
公司审计、客户要税单、海关查单,DDP 都能正面硬刚。
但它也有一个“缺点”:
贵。
因为你用的是“官方通道”,没有投机取巧的空间,
讲究“合法、合规、可解释、能追责”。
一句话总结:
DDP 是正规发货,代价就是贵一点,但事后没人找你麻烦。
江湖玩法:双清包税到门
这个渠道的名字一拆开,问题就来了。
✅ 双清:起运港清一次,目的港清一次
但是!
起运港你可以自己抬头或者货代抬头清;
目的港清关时,收货人不出现,直接用货代的抬头去清。
什么意思?
——货是你的,进口记录不是你的。
听起来你省事了,但副作用来了:
✘ 收货人没有进口记录,未来想享受进口优惠政策?没资格。
✘ 你没授权,货代换个抬头清关?以后扯皮起来谁说了算?
✘ 要税单?没法给你。因为税根本不是按真实申报交的。
✅ 包税:很香,但香得危险
“包税”听起来很美,就像“全包婚礼”,
但你想一下——
你没提供 HS CODE,货代就敢给你包税价?
那不是精准报价,那是精准乱报。
很多“包税价格”其实是建立在“随便报税”基础上的。
你以为你赚了运费,海关一查,直接升级为“扣货 + 补税 + 罚款 + 拉黑”。
而且只要你客户要正规税单,你立刻原地去世。
风险一句话总结
| 项目 | DDP | 双清包税 |
|---|---|---|
| 合规性 | ✅ 国际规则 | ❌ 看货代良心 |
| 税单 | ✅ 可开 | ❌ 基本没有 |
| 清关抬头 | ✅ 真收货人 | ❌ 货代代清 |
| 价格 | 偏高 | 便宜但赌运气 |
| 风险归属 | 可追责 | 风险全在你 |
最后一句大实话
别再问:“双清包税是不是就是 DDP?”
这句话等同于——
“拼多多钻戒是不是跟蒂芙尼一样?”
“代购免税店香水是不是和专柜货一个级别?”
“我骑小电驴能不能上高速?”
——理论上可以说是送货到门。
——实际上差了 18 条法律底线。
跨境赚钱不是看谁省下关税,
而是看谁能活到明年继续发货。
想安全、合规、能开税单、可查账 → 走 DDP
想便宜、快速、不留记录、愿意赌风险 → 走双清包税
选择没有对错,
但——别等货被扣了,才想起来查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