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发票VS商业发票:外贸江湖谁是真大哥
【发票江湖】之形式发票 VS 商业发票,谁是正主?
行走外贸江湖,单据千千万,最常见、最容易被玩混的,就是俩字儿:发票。
但咱得讲清楚,国际贸易这口锅里,“发票”不是你家楼下小吃店的那种“开发票”。这边说的,是“形式发票”(Proforma Invoice)和“商业发票”(Commercial Invoice)这对孪生兄弟。
名字差不多,长得也像,但本事、地位、用途……完全不一个量级。今天就带你掰扯掰扯,这俩货到底谁是“真命天子”,谁是“临时替身”。
一号选手:形式发票(Proforma Invoice)
形式发票啥意思?说白了,就是外贸界的“恋爱阶段报价单”。
✔️ 买家来问价,卖家就甩个形式发票:货名、数量、单价、总价,啥都有,但都写得挺客气,意思是“我们先聊聊,不急”。
✔️ 你可以拿这玩意去跟老板汇报、去银行谈信用证、甚至找货代问运价。
但注意:它!没!有!法律效力。
简单理解:这票还不算“真结婚证”,顶多算是个“婚前协议草稿”。
二号选手:商业发票(Commercial Invoice)
商业发票就不一样了。那可是真章落地、盖了戳的正经证据。
✔️ 卖家开给买家的正式发票;
✔️ 内容要全、格式要严、数字要准;
品名、规格、数量、单价、总价、币种、发货日期、付款方式……一项不能少。
为啥?因为这票是干大事用的:
✅ 报关要它
✅ 结算靠它
✅ 买保险得看它
✅ 有问题打官司也得拿它当证据
一句话:商业发票=你们这笔交易的“户口本”。
总结一下,区别在哪?
发票类型 | 身份属性 | 使用时机 | 法律效力 | 用途场景 |
---|---|---|---|---|
形式发票(PI) | 报价单/意向书 | 交易前期 | ❌ 无法律效力 | 报价、接单、开证 |
商业发票(CI) | 正式结算单据 | 装货之后 | ✅ 有法律效力 | 结算、清关、理赔 |
搞外贸,不怕你不懂术语,就怕你把“形式发票”当真爱,把“商业发票”忘柜台。
一个是撩妹时的套路短信,另一个是领证时的民政文书;
一个能帮你谈条件,另一个决定你能不能把货顺利收钱。
所以各位江湖人,记住了:
形式发票讲风度,商业发票讲制度。
一个谈恋爱,一个扯证。别混了,否则不止客户抓狂,连你老板都要提刀找你。